“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新中国成立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三农”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引领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发展,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懈奋斗,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关键支撑。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仅2000多亿斤,人均粮食产量仅200多公斤。20世纪50—70年代,粮食生产得到一定发展,1978年突破6000亿斤。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并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税彻底取消,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开始建立,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激发,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2012年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13908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连续多年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我国农业发展在有限的资源基础上实现养活、养好中国人的任务和目标上成就卓著。同时,我国也为全球粮食安全、贫困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据农业农村部统计,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比2012年提高8.7个百分点。科技助力粮食单产不断提升,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69公斤/亩提高到2023年的390公斤/亩。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我国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以粮为纲”的高度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多元、协调发展”的立体式复合型结构转变,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增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促进,农业基础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农业生产实现量增质优。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年均增长4.5%。2023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为54.9%,比1952年下降31.0个百分点;林业、牧业和渔业分别比1952年提高2.8个、13.4个和8.9个百分点,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2022年我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6.2%,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2倍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2022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9万亿元;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2023年末全国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的村占比为14.7%,比2019年末提高4.5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0多元。20世纪50—70年代,随着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商品流通特别是农副产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产品价格提高也为农民增收带来实惠。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对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的投入力度,农民的钱袋子更加殷实,“劳有所得”取得新成绩。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1956年名义增长296.5倍,实际增长40.1倍,年均实际增长5.7%;比2012年名义增长158.6%,实际增长111.4%,年均实际增长7.0%。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1957—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9个百分点,2013—2023年平均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农村居民收入=1)为2.39,比1956年下降0.94,比2012年下降0.49。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百废待兴,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从零起步。20世纪50—70年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水电路网加快建设,全国范围内所有行政村已基本实现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和通公路全覆盖,提质增效工程正加快升级。农村饮用水安全进一步提升。2023年末,全国有96.0%的村通自来水,比2013年末提高20.0个百分点;全国农村居民有安全饮用水的户比重为98.7%,比2013年提高24.0个百分点。农村电气化有序推进。农村用电量由1952年的0.5亿千瓦时增加到2023年的7991.9亿千瓦时[2]。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据交通运输部统计,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由1978年的59.6万公里增加到2023年的460万公里。十年前,一些地区仍然存在通乡、通村及村内道路破损、年久失修的情况,而如今这一情况大为改善。2023年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达深度也不断增加。2023年末,全国99.4%的村进村主要道路路面为水泥或柏油(沥青);98.5%的村村内主要道路路面为水泥或柏油(沥青),农村道路养护管理布局日趋完善。农村通信设施不断完善。2023年末,全国超过99%的村通宽带互联网,比2013年末提高超过19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处于“治水治山”“战天斗地”的艰苦境地。20世纪50—70年代,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环境认知和生态意识逐步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得以自我修复和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日益整洁,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住有所居”取得新成效。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持续加力。2023年末,全国有87.6%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比2013年末提高37.5个百分点。农村乱排乱放污水现象得到有效治理。2023年末,全国有63.0%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其中34.8%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比2013年末提高23.2个百分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对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供水不足、电力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20世纪50—70年代,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进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备度上不断加力,持续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建设农村充电基础设施,以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赋能,点亮农村居民幸福生活。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农村物流体系“微循环”越来越畅通,往村覆盖、向户延伸,2023年末全国74.5%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大大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便捷性和舒适性。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建设。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引导农村地区居民绿色出行等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近十年来农村充电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截至2023年末,全国已有10.2%的村安装新能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教育十分落后。20世纪50—70年代,农村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1年,pg模拟器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特别是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教育脱贫攻坚等重大工程,“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迈上新台阶。农村办学条件持续改善。2023年末,全国平均每个乡镇拥有幼儿园(托儿所)达到7.1个,比2013年末增加1.1个。乡村师生结构更趋合理。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全国乡村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195.3万人,生师比[3]达到12.4:1,比2013年下降1.4。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明显提升。2023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户主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为64.9%,比2013年提高1.8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农村缺医少药。20世纪50—70年代,农村卫生机构逐步建立,“赤脚医生”发挥了历史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形成,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医疗医保事业深入发展,农村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病有所医”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覆盖面持续高位。据国家医保局统计,当前我国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参保质量持续提升。城乡居民财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据国家医保局统计,国家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从2003年到2023年,从不低于10元/人增长到不低于640元/人。对于低保户等困难人员,财政还会给予全额或部分补助。农村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随着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和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23年的17.0/10万,农村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5.2‰。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养老保障尚属空白。20世纪50—70年代,初步建立了“五保户”等保障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亿人,困难人员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养老保险最低标准不断提高。2023年,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3元。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明显增加。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2023年的78.6岁。农村救助帮扶持续加力。我国对农村孤寡残病等失去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群和独居老人持续加强救助帮扶。据民政部统计,2023年,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484.2亿元,比2013年增长71.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提高到621.3元/人·月,比2013年增长206.3%。2023年末,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14.4万个。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落后,农民群众的娱乐活动基本在田间地头上。20世纪50—70年代,农村扫除文盲、发展文化事业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农村文化事业实现长足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持续提高。2023年末,超过91%的乡镇有文化站,超过7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完善。2023年末,全国平均每个乡镇拥有文化站1.1个,比2013年末增长8.2%,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革,农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还任重道远,特别是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个“三农”工作总抓手,学好用好“千万工程”宝贵经验,分类施策、久久为功,努力推动“三农”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新提升,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持续奋斗。
[2]2020年起,农村用电量口径改为“农林牧渔业用电量+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三农”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引领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发展,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懈奋斗,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关键支撑。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仅2000多亿斤,人均粮食产量仅200多公斤。20世纪50—70年代,粮食生产得到一定发展,1978年突破6000亿斤。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并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税彻底取消,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开始建立,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激发,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2012年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13908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连续多年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我国农业发展在有限的资源基础上实现养活、养好中国人的任务和目标上成就卓著。同时,我国也为全球粮食安全、贫困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据农业农村部统计,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比2012年提高8.7个百分点。科技助力粮食单产不断提升,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69公斤/亩提高到2023年的390公斤/亩。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我国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以粮为纲”的高度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多元、协调发展”的立体式复合型结构转变,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增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促进,农业基础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农业生产实现量增质优。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年均增长4.5%。2023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为54.9%,比1952年下降31.0个百分点;林业、牧业和渔业分别比1952年提高2.8个、13.4个和8.9个百分点,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2022年我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6.2%,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2倍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2022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9万亿元;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2023年末全国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的村占比为14.7%,比2019年末提高4.5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0多元。20世纪50—70年代,随着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商品流通特别是农副产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产品价格提高也为农民增收带来实惠。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对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的投入力度,农民的钱袋子更加殷实,“劳有所得”取得新成绩。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1956年名义增长296.5倍,实际增长40.1倍,年均实际增长5.7%;比2012年名义增长158.6%,实际增长111.4%,年均实际增长7.0%。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1957—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9个百分点,2013—2023年平均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农村居民收入=1)为2.39,比1956年下降0.94,比2012年下降0.49。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百废待兴,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从零起步。20世纪50—70年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水电路网加快建设,全国范围内所有行政村已基本实现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和通公路全覆盖,提质增效工程正加快升级。农村饮用水安全进一步提升。2023年末,全国有96.0%的村通自来水,比2013年末提高20.0个百分点;全国农村居民有安全饮用水的户比重为98.7%,比2013年提高24.0个百分点。农村电气化有序推进。农村用电量由1952年的0.5亿千瓦时增加到2023年的7991.9亿千瓦时[2]。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据交通运输部统计,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由1978年的59.6万公里增加到2023年的460万公里。十年前,一些地区仍然存在通乡、通村及村内道路破损、年久失修的情况,而如今这一情况大为改善。2023年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达深度也不断增加。2023年末,全国99.4%的村进村主要道路路面为水泥或柏油(沥青);98.5%的村村内主要道路路面为水泥或柏油(沥青),农村道路养护管理布局日趋完善。农村通信设施不断完善。2023年末,全国超过99%的村通宽带互联网,比2013年末提高超过19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处于“治水治山”“战天斗地”的艰苦境地。20世纪50—70年代,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环境认知和生态意识逐步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得以自我修复和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日益整洁,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住有所居”取得新成效。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持续加力。2023年末,全国有87.6%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比2013年末提高37.5个百分点。农村乱排乱放污水现象得到有效治理。2023年末,全国有63.0%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其中34.8%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比2013年末提高23.2个百分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对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供水不足、电力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20世纪50—70年代,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进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备度上不断加力,持续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建设农村充电基础设施,以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赋能,点亮农村居民幸福生活。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农村物流体系“微循环”越来越畅通,往村覆盖、向户延伸,2023年末全国74.5%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大大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便捷性和舒适性。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建设。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引导农村地区居民绿色出行等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近十年来农村充电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截至2023年末,全国已有10.2%的村安装新能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教育十分落后。20世纪50—70年代,农村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1年,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特别是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教育脱贫攻坚等重大工程,“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迈上新台阶。农村办学条件持续改善。2023年末,全国平均每个乡镇拥有幼儿园(托儿所)达到7.1个,比2013年末增加1.1个。乡村师生结构更趋合理。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全国乡村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195.3万人,生师比[3]达到12.4:1,比2013年下降1.4。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明显提升。2023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户主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为64.9%,比2013年提高1.8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农村缺医少药。20世纪50—70年代,农村卫生机构逐步建立,“赤脚医生”发挥了历史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形成,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医疗医保事业深入发展,农村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病有所医”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覆盖面持续高位。据国家医保局统计,当前我国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参保质量持续提升。城乡居民财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据国家医保局统计,国家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从2003年到2023年,从不低于10元/人增长到不低于640元/人。对于低保户等困难人员,财政还会给予全额或部分补助。农村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随着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和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23年的17.0/10万,农村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5.2‰。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养老保障尚属空白。20世纪50—70年代,初步建立了“五保户”等保障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亿人,困难人员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养老保险最低标准不断提高。2023年,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3元。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明显增加。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2023年的78.6岁。农村救助帮扶持续加力。我国对农村孤寡残病等失去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群和独居老人持续加强救助帮扶。据民政部统计,2023年,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484.2亿元,比2013年增长71.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提高到621.3元/人·月,比2013年增长206.3%。2023年末,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14.4万个。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落后,农民群众的娱乐活动基本在田间地头上。20世纪50—70年代,农村扫除文盲、发展文化事业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农村文化事业实现长足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持续提高。2023年末,超过91%的乡镇有文化站,超过7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完善。2023年末,全国平均每个乡镇拥有文化站1.1个,比2013年末增长8.2%,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革,农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还任重道远,特别是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个“三农”工作总抓手,学好用好“千万工程”宝贵经验,分类施策、久久为功,努力推动“三农”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新提升,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持续奋斗。
[2]2020年起,农村用电量口径改为“农林牧渔业用电量+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