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突泉县把畜牧业转型升级放在突出位置,在生态增绿、产业增效、群众增收之间探索最佳结合点,积极探索畜牧业转型升级之路,一系列创新举措与保护政策相继落地,不仅减轻了草原压力,更实现了修复有力、保护有效、利用合理、产业振兴的新格局。
走进太平乡白庙子村金柱家庭农场内,一排排现代化牛舍整齐排列,农场胚胎移植工程师正穿梭在廊道间,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母牛进行“孕检”。该农场通过代养分红、群众联户养殖、村企互利三种模式,保障养殖量增加的同时草原不过载。
“我们通过牲畜改良加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品种质量,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最终实现草原健康、牛羊健壮、牧民增收的目标。目前实际做胚胎移植269头,已成功150头,成功率高达55.7%。预计到年底完成400头胚胎移植。”太平乡白庙子村金柱家庭农场胚胎移植工程师乌云必力格说。
金柱家庭农场以经营育肥牛和基础母牛为主,通过扩繁、盈利和分红的方式让养殖户“坐享收益”,真正实现了轻松养殖、红利共享。农场免费为养殖户提供牛舍,并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免费为养殖户培育生长快、抗病强、价值高的牛犊,截至目前,已经带动了周边50余户农民参与“公司+养殖户”模式,实现了合作共赢,太平乡白庙子村丁慧娟家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我家一共养了60多头牛,我看农场品种改良胚胎移植项目挺好的,我也送了两头牛到农场实验,如果成功了预计一头牛能多卖一、两万块钱,我打算过些日子把合格的牛都送去进行胚胎移植。”太平乡白庙子村村民丁慧娟说。
下一步,突泉县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调优畜牧业结构和布局,因地制宜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在提升畜牧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推动草原休养生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县通过发展以青贮玉米、人工饲草种植实现县内牲畜圈养的养殖方式,主要做法是坚持为牧而农、为养而种、为养而储,每年种植不低于10万亩全株青储玉米,5000亩优质苜蓿草,10000亩燕麦、10000亩羊草以及提高秸秆饲料转化率,将放牧场转化为打草场,实现饲草供应与舍饲养殖相配合,满足全县177万头(只)牲畜饲草料供应需求。”突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涂国说。麻将胡了最新官方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