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铺陈,青海开泰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海麟仍在为有机肥供应忙活,大学毕业后创业做牛羊肉电商的他如今已经小有所成,并把事业版图拓展到了有机肥和活畜交易领域。如今,看到青海将致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他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在青海广阔的农村牧区,还有很多“马海麟”。他们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在农业农村政策、资金、平台等的支持下,浑身充满了干劲儿。一批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优秀企业和创业者在高原乡村涌现,他们以热情点燃创业创新梦,以不懈奋斗托起乡村振兴梦,以辉煌事业筑就新青海梦,展现出了青海省新农民风采、新技术成果、新业态模式,展示了新一代农村牧区创业创新人员的豪情壮志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坚定决心。
农业是创业创新的重点领域,农村是创业创新的广阔天地,农民是创业创新的有生力量。随着双创大潮涌起,青海省的众多乡村创业者已经成长为青海省带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就业增收的乡村“领头雁”,是培育青海省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在这个过程中,青海省不断提升创业创新层次,丰富乡村产业类型。目前,青海省返乡入乡创业创新项目涵盖现代种养业、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乡村制造业、乡村休闲旅游、乡村信息产业、乡村新型服务等类别以及各类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其中,农畜产品加工流通类项目、乡村旅游、信息产业、新型服务类项目占比较大。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学历高,本科以上学历占85%,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占40%,经营管理人才占40%,科技人员、退役军人、乡土能人等类别占20%,推动建设了“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我是从事农村电商的,政府为了支持我们创业,免费提供了场所,水费电费那些都不用交,平时有什么好政策也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青海雪牧源名贵特产负责人晁登全说,“这两年直播带货很火,我开始涉足后,专门参加了政府组织的直播培训,目前来说效果还不错。不直播的时候,我就在青海各地为客户寻觅好东西,我们乡村创业者真是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时机。”
电商直播为乡村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农村电商为代表的青海省乡村产业类型的不断丰富离不开农业农村部门的支持。近年来,青海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农业农村部关于农村创业创新和支持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的有关文件精神,在税收、用水、用电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为农村创业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强化对农业农村领域涉及的人才、资金、社保、服务等政策支持,推动和支持青海省城乡各类人员返乡入乡创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前青海省累计安排各类农村双创扶持资金达1500万元,吸引更多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研人员等返乡入乡开展创业创新活动,积极营造了有利于农村创业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
pg电子游戏官网
“我当初开发枸杞芽茶是从朋友那儿得到的启发,想着咱们青海枸杞资源这么丰富,不好好利用起来就太可惜了。”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负责人蔡有鹏告诉记者。后来,蔡有鹏带着村民们一起发展,特色种植、观光农业、休闲采摘、乡村旅游,到开发青海唯一一个太空植物博览园,再到现在发展餐饮演艺中心、生态休闲垂钓馆,蔡有鹏在乡村创业创新的路上一路奔驰,打造出了一家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科研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业企业。如今提起“千紫缘”,那已经是本地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品牌。
记者了解到,青海省返乡入乡创业创新项目中有90%的项目涉及高原特色农牧业,其中包含牦牛、青稞、藏羊、枸杞、油菜、马铃薯等产业,依托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发掘农业农村功能价值,以牦牛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和牦牛青稞产业联盟为依托,打响青海省牦牛、青稞产业“青字号”品牌,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就业增收。
以青稞为例,经过多年努力,青海青稞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青稞在青海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排全国第二位。在这样的背景下,青海省围绕青稞做了不少品牌化的文章。青稞面、青稞酒、青稞粉、青稞饼干等系列产品和“新绿康”“天佑德”“可可西里”“汉和生物”等品牌市场反响良好。从食品类到营养保健类,青海省青稞品牌已经开辟出了不同的市场,为乡村产业振兴添上新的精彩一笔。
其中,青海新绿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湟中区,是青海省第一家以高原特色农产品——青稞、藜麦、荞麦、燕麦等杂粮为原料,收购、加工、生产、销售具有高原特色杂粮食品系列产品的专业公司,打造了自己的有机青稞原料供应基地,实行标准化、模块化生产,产品远销广东、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京、上海等省市,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成为青海省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全产业链企业。
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掘高原农牧业特色,培育品牌,青海省还积极搭建提升创业创新平台。依托现有各类开发区和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其中15个园区和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和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为创业人员提供场地、资源、品牌、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支持,每年安排创业创新园区建设资金200万元,扶持“双创”项目资金100万元。并与科研院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培训实习、科技辅导联结机制,为大学生深入农村创业创新搭建有利平台。还会同省级金融部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优秀创业创新者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洽谈,引导、集聚政府和市场资源支持创业创新,扶持农村创业者创新发展。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海,蕴藏着丰富的特色动植物资源。如何把特色动植物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青海省农业农村部门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事情。
青海省引导广大创业者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构建联农带农联结机制。结合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培育实施,将青海省农村创业创新经营主体纳入联合体成员单位,引导鼓励项目主体采用“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分红”等模式,带动农牧民灵活就业和联合创业,进而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
青海开泰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目前拥有年产3000吨肉食品加工基地,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已成为专业从事牛羊养殖、肉食品加工、有机肥生产、连锁专卖、电子商务和供应链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牧企业,旗下拥有著名品牌“东昆仑”。
“我们以‘公司+基地+牧户’模式,通过牛羊收购、粪便回收和基地就业,带动了1000余户牧民发展,2020年户均增收3220元。因为做的是绿色有机产品,所以我们给牧民下订单时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牛羊养殖,收购时也高于市场价进行收购。牛羊的粪便也会回收回来进行有机肥加工。”马海麟告诉记者。
同样,由几个大学毕业生合作创办的青海梦马初心化妆品有限公司把目光投向了青海省的特色优质植物资源。为了开发这些资源,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梦马初心和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香日德等地的两家公司以及一个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带动了相关农户的发展,帮助了青海的优质植物产品更好地走出青海,获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除此之外,青海省还积极壮大培育创业创新队伍。结合全省农牧民教育培训,大力实施现代创业创新青年培训行动,开展创业知识、风险识别、“互联网+”营销模式、初创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每年培训现代创业创新青年1700余人。同时引导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创办农牧民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目前全省已扶持和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100个以上。
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发乡村旅游、从事农村电商、开办特色民宿……这几年,随着创业创新潮涌,各类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青海省涌现。青海高原大地上,一批批双创者茁壮成长,一片片双创园迅速崛起,乡村已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广大创客的乐园。
在青海省众多农村双创者当中,有着眼于青海优质牛羊肉、从事电商起步的大学毕业生马海麟,有新晋加入进来从事电商直播的社会人晁登全,也有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新农人蔡有鹏。这些双创者带着资金、技术、经验和乡情,在乡村一展拳脚,实现了他们的乡村梦、青海梦,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加快了乡村振兴,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
2020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19个部门和单位印发了《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里面提出到2025年,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返乡入乡创业产业园、示范区(县),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达到1500万人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达到6000万人左右。这无疑为农村双创者注入了又一针“强心剂”,利好政策让他们在逐梦前行的路上更加充满发展的勇气和斗志。
相比工业品的规模化、程式化,农村双创大多是小、特、专、精,恰好顺应了居民日益旺盛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这是农村双创的独特优势。青海省农村双创者应大力发展特色产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努力开发更多乡土食品、乡土工艺等的独特产品,深入挖掘其中内涵,让这些产品散发出独特的乡土文化魅力,加深更多消费者的记忆点,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好地共情,从而使得双创者的产品能更好地为市场所接受所认可,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带动农牧民奋斗出更美好的生活,为农村牧区带来更多活力。
青海省获得21万美元“藜麦可持续规模化绿色生产和价值提升”技术合作项目无偿援助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农业农村部党校)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商会)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