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6658

产业概况 分类
“小药材”开出“致富花”

  田间地头,天麻、艾草等道地药材茁壮生长,农户除草、施肥,为丰收打牢基础;产品包装车间内,一盒盒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产品打包装箱,等待发往全国各地;研发实验室里,技术创新让中药材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秦地无闲草,陕西是我国中药材重要的适生区。近年来,陕西立足资源禀赋,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2023年,全省中药材实现产值166.73亿元,中药材产业已成为陕西强农富民的优势特色产业。

  8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宁强县的天麻林下生态栽培示范园,只见一桶桶排列整齐的天麻在树林下茁壮生长。

  天麻林下生态栽培示范园负责人潘春梅告诉记者:“我们今年第一次种桶装天麻,效果不错。”

  地处汉江源头的宁强,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是多种名贵中药材的适生区。这里已有40余年的天麻人工种植历史,种出来的天麻个大、体圆、肉质肥厚,药用有效成分含量远高于药典标准。

  “4年前,我们去外地考察学习,回来后经过反复试验,今年春天开始大规模种植桶装天麻。”潘春梅说,“桶装能有效控制天麻的病害发生范围,降低经济损失。”

  “为了进一步拓宽市场,提升淫羊藿竞争力,我们几年前就开始种植更加优质的箭叶淫羊藿,1亩地能实现1万多元的收益。”7月26日,在宁强县汉源街道校场坝村东山公园淫羊藿林下种植基地,农户正在除草、施肥,基地负责人赵生波一边查看淫羊藿生长情况,一边说。

  扩大种植规模、引进优质品种、创新种植手段……近年来,宁强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农户种植热情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4.6万亩,其中,天麻5万亩、淫羊藿3.5万亩、银杏10万亩。全县从事中药材种植的农户4.5万户。

  不只是宁强。如今,中药材种植在汉中“遍地开花”。全市现有汉中附子、城固元胡、宁强天麻、略阳杜仲、镇巴大黄、留坝西洋参、佛坪山茱萸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5个。全市中药材农残检测合格率达98%。西安、成都、亳州等地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均有来自汉中的大宗道地药材。

  8月8日,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贺咀村,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包装车间内机器轰鸣,经过装袋、塑封、装箱等工序,一盒盒艾草产品等待发货。

  “艾草浑身都是宝,可全草入药,艾叶可以做艾绒,艾秆可以做枕头,艾渣可以做熏香,有极大的药用价值。目前,我们有艾贴、灸具、艾草茶、精油等6大类70余款产品。”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号锋介绍。

  杨号锋去河南等地考察后发现,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家乡的艾草产业大有可为。2017年,杨号锋注册了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在家乡发展艾草种植及深加工产业。

  “一开始,村里的种植户种植艾草没有统一的种苗,也没有标准化的种植方法,艾草产量、品质参差不齐。”杨号锋说,“我们公司依托‘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给种植户提供种苗、技术,并兜底收购,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并与铜川市政府相关部门联合起草了行业标准,促进产业发展。”经过7年发展,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的艾草种植pg模拟器面积达8600余亩,推动当地的艾草种植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

  经过深加工,小小的艾草能变成艾条、家纺、精油等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我们和多家中医药店达成了线下供应合作,并在今年成功开通网店,进一步打开市场。”杨号锋说。

  为了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公司还与相关院校合作,成立了孙思邈中医技能培训学校,培养艾灸理疗人员。“我们开设了艾灸、按摩、拔罐、刮痧等中医技能培训课程,并帮助学员解决就业问题,让学员实现学以致用、技以谋生。”孙思邈中医技能培训学校教学主任杨雪妮说。

  近年来,铜川市将中药材特色产业作为“1359”现代农业发展计划三大特色产业之一,全市中药材种植、野生抚育面积分别达30万亩、20万亩;发展规模化种植企业(合作社)、大户150余个,培育建成以“宜君药仓”为代表的产地初加工基地20个,构建了“产、加、销”产业发展链条。

  8月7日,位于宁强县的陕西五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里,研发人员正拿着大小不一的试管检测新研发的产品。

  “我们拥有中草药提取、液体发酵、菌种培养等先进的全链条设备设施和GMP洁净生产车间,把现代科技应用在中药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五丁生物总经理李建忠介绍。

  五丁生物是陕西中药材产业链链主企业,主要业务为中药种植、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利用汉中当地的优质药食同源中药材,研发生产食用酵素。

  “利用中药材制成的酵素,可以快速提升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更好改善用户体质,优势明显。”李建忠说,目前,五丁生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大约有一半中药材用于生产自有产品。

  “我们的10种本草酵素产品销往全国多个城市。”五丁生物市场负责人徐海虹告诉记者。

  近年来,陕西多地中药材产业呈现出新技术模式不断涌现、品牌效应不断增强、产业发展链条不断延伸的良好态势,多地中药材产业链还向文化、旅游等产业延伸。其中,宝鸡通过建设集中医诊疗、中草药种植、养生旅游、文创产品于一体的多元化特色小镇,推动全市中医药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太白山药王谷、麟游县九成宫康养基地吸引众多游客前往体验。

  “铜川开辟了4条以中医药为主要内容的康养旅游线路,‘以药带旅,以旅促药’促进药旅融合发展。我们还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村庄道路两旁、庭院种植中药材,打造美丽田园,扮靓乡村小院,不断构建中药材产业与经济发展、生态健康、文化旅游相融共促的发展模式。”铜川市中药材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田宁说。

  下一步,陕西将重点支持12个重点县(区)和14个链主企业发展中药材产业,力争到2024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80万亩,产量达到12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7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