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上,安徽不仅用农事趣味比赛、江淮农耕文化展、江淮美食节等群众性活动,开展庆丰收大联欢,还用农业新质生产力成果展,描绘农业农村的新质未来。
给猪场装上“新风系统”,给土壤做“CT”,给农作物做“体检”、开“处方”……在丰收节安徽主场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成果展上,一系列展现农业“智慧范儿”的新技术、新装备、新设施,让乡村“潮起来”。
您听说过给猪场安装“新风系统”吗?丰收节安徽主场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成果展上,合肥亥客技术有限公司方案总监吕成军介绍了公司打造的数智猪场,在这里,不仅可以做到精准饲喂、智能耳标,还有巡场机器人、猪舍空气净化系统。
为了让小猪快乐成长,亥客技术研发了具有22个传感器的环控器,通过环境感知算法,控制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热辐射、热传导等对体感温度的影响因素,调节猪场舒适度。猪场最怕疫病,亥客技术研发的猪舍空气净化系统,可以减少疫病通过空气传播。“可以理解为猪场的新风系统,对空气进行过滤的同时,降低能耗。”吕成军说。
智慧畜牧在安徽已屡见不鲜。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安徽积极推广圈舍环境信息化监测、自动化饲喂、疫病监测预警、自动捡蛋和清粪等技术,涌现出史记生物、涡阳安欣、霍邱牧翔、五河现代牧业等一批规模化数字化养殖企业,全省共建有规模化智能猪场近100个,规模化智能鸡场71个,全省畜禽养殖信息化水平达到52.5%,比全国高18.2个百分点。
零抗生素、零排放,还能高效养鱼?农业新质生产力成果展上,一台智能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养鱼设备,让许多新农人驻足咨询。
“这套智能工厂化循环水系统的养殖效率是传统养殖模式的五六倍。而且通过调配水系统,保持养殖池水质稳定,能有效预防鱼病。”宿州海璟水产养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赵旭介绍,公司研制的智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多维动态物联网监测系统可以让养殖水时刻保持循环处理状态,同时应用微生物,避免抗生素和化学品使用,使鱼达到生食标准。
“智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实现了在内陆‘0抗、0药、0激素、0污水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海水养殖。目前工厂每立方产成鱼70—80公斤,年综合产能600吨。”赵旭说。
在智慧水产方面,我省近年来也有颇多成果。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积极推广自动增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水质智能监控、水下视觉系统、循环水自动处理控制等技术,全省水产养殖信息化水平达28.46%,比全国高11.8个百分点。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会种地,但是如果有科技产品加持,普通人也可以迅速上手,成为一名优秀的农场主。
假如给你一片地,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土壤情况,看适合种什么。中科院计算带来的测土机器人,可以自动巡检农田,给出分析决策,被用户形象地称为“给土壤做CT”。这台仪器搭载伽马谱测土仪,无人驾驶就可以对耕地土质进行实地检测。快速完成土壤成分检测,提供耕地的基础数据,对提高耕地质量,pg电子模拟器试玩在线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人工智能和农机装备联动,帮助农业实现无人化。”中科院计算所芜湖伏羲农场负责人陈海华介绍,无人化巡检、测土机器人、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智慧农机设备,加上搭载大模型技术的中科粮安系统平台,不仅可以给农作物“体检”,还可以为农民如何进行田管开“处方”。
陈海华说,中科粮安系统免费开放,已经有几十万下载量。其中种子数据库,可以精准推荐适合当地的种子,根据土壤养分,开出施肥“处方”。还有农机滴滴、农事服务模块,农民、新农人、种植大户都可以在平台上下单并进行评价。中科院计算所在繁昌区打造的智慧农场伏羲农场,围绕水稻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实施智慧农业,构建面向南方稻作区的农业智能系统应用和示范,实现长江中下游区域水稻亩均节本增效300—400元目标。
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在我省农作物“四情”物联网监测预警,无人机病虫害精准防控、水肥一体化远程管控、农机智能作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全省大田生产信息化水平达60.2%,比全国高38.4个百分点。
“当前,我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5%,农业生产信息化率居全国第1位。此次农民丰收节集中展示一批农业科技、种业振兴、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方面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充分展现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蓬勃态势。”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安徽夏粮总产351.86亿斤、增3.7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此次农民丰收节通过展示我省粮食生产的新成就,让大家进一步增强了多种粮种好粮、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的坚定信心。(记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