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趁着休假补上了“进淄赶烤”,终于尝到了梦寐以求的烧烤三件套。当我把卷着烤肉、嫩葱和蘸料的小饼送入口中,体味着烤得流油的猪五花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跳出一个念头: 为什么是猪?
在探索猪是如何一步步沦为餐桌上的美味之前,我们不妨先追根溯源,搞清楚猪是怎么来的?
在生物分类学上,猪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偶蹄目——猪形亚目——猪科——猪亚科——猪属,真的是好长的一串。
从中可以看到,猪属于偶蹄目,而我们熟悉偶蹄目动物还包括牛、羊、鹿、骆驼、羊驼,还有生活在海洋中的鲸豚。猪竟然跟这么一大群动物是亲戚。
今天地球上所有的猪都属于猪科,和猪科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同属猪形亚目的、生活在美洲大陆上西貒(tuān)科。
以上的从属关系,反映了猪科的演化史。尽管化石保存并不理想,但是根据古生物分子基因方面的分析,最早的猪科成员在距今约3900至3400万年前的渐新世就已经出现。
之后这个家族就原地起飞,快速演化,并广泛出现在非洲、亚洲和欧洲大陆之上。可以说,从一刻开始,猪科就表现出了对于不同环境的强大适应能力,而这种能力让它们立于不灭之地。
从渐新世到中新世,猪科诞生了四大家族,并且在整个中新世时期形成了四分天下的局面。
无论是哪个家族,都已经具有了相似的外形特征,比如拉长的鼻子、上卷的獠牙、粗壮的身体和粗糙的鬃毛。简而言之,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它们都是猪!
中新世猪科四大家族中,最著名的就要属镰齿猪亚科的库班猪(Kubanochoerus),它因为发现于高加索的库班地区而得名。
库班猪可是个大家伙,它的体长可达2.5米,肩高1.2米,体重接近800千克,和一头牛一样大。正因为拥有高大的体型,库班猪也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猪。
除了个头大,库班猪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它的眼睛上方长出了一个角,这个角并不锋利,主要用处是同类之间的搏斗。
库班猪生活在距今1600万至730万年前的中新世,生存地点同样遍布非洲、亚洲和欧洲。
中新世结束时,猪科遭到了沉重打击,镰齿猪亚科、新猪亚科、猪兽亚科全部消失,剩下的四锥齿猪亚科也只坚持到了上新世中后期。但四大家族的团灭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它们为新兴的猪亚科腾出了生存空间。
最早的猪亚科成员可以追溯到距今1160多万年前的中新世,比如原河猪(Propotamochoerus),这支新兴的猪族实力在上新世开始发力,经过更新世的千锤百炼,最后演化成今天地球上所有的猪(包括人类饲养的家猪)。
在偶蹄目大家族中,曾经有一群被称为“巨猪科”的类群,它们个个身型魁梧、面目狰狞,仿佛是来自地域的怪物。
“巨猪科”中名气最大的便是恐颌猪(Daeodon),这家伙的体型巨大,脑袋也巨大。恐颌猪的体长可达3米,肩高1.8米,体重超过1吨,比前面提到的库班猪还要大。
恐颌猪仅仅是脑袋就占了全长的三分之一,脑袋上的一张嘴巴中长满了粗壮而锋利的牙齿,让它看上去丑陋又恐怖。
正因为有一张血盆大口,恐颌猪才能够咬杀、撕裂其他动物,或是清理尸体。植物在它食谱中的比例,要明显低于猪。
由于脚上长了蹄子而不是爪子,恐颌猪并不适合猎杀,但是凭借高大的体型和满嘴的大牙,它们经常会抢夺其他食肉动物的猎物,是十足的恶棍。
巨猪科曾经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它们在食物链中占据着非常特别的位置,既是顶级食肉动物,也是食腐动物,还会经常吃素。
巨猪科的存在,似乎让包括猪亚科的猪形亚目扬眉吐气的一回——咱家里也有能撑场面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古生物学家后来发现,原来巨猪科分类上都不属于猪形亚目,反而与河马和鲸类关系更近,所以被分到到了鲸凹齿形类(Cetancodontamorpha)。巨猪科的名称也相应进行了调整,改名为豨(xī)科(Entelodontidae),恐颌猪也改名为凶齿豨。
豨科出现的时间其实比猪科还要早,大约在距今4900万年前,但是它们在距今1600万年前全部灭绝。豨科动物之所以与猪长得有几分相似,完全是趋同演化的结果。
当豨科动物横行于北方草原的时候,我们人类的祖先还在非洲丛林的树上摘果子吃,所以两者素未谋面。随着人类祖先来到地面双足行走,属于两脚直立猿的时代终于开始了。
来到地面增加了人类与猪相遇的概率,制造工具又提高了捕获猪的概率,于是猪成了我们的主要食物,这一切看上去都顺理成章。
可事实上,人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捡拾动物尸体为食,即便主动捕猎目标也是啮齿类、小型鹿科等。而凶悍的猪属于非常危险的猎物。
至于人类什么时候开始吃猪,需要翻翻古人类的厨余垃圾,比如周口店猿人洞中的遗迹。研究表明,生活在距今70万至2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吃野猪了,而且学会用火的北京猿人还会把野猪肉烤了吃,味道和口感比生肉可是有不小飞升。
从猿人洞中找到的大型动物骨骼来看,野猪占比并不大,反而是鹿、马、猕猴的数量更多,毕竟它们更好捕捉。
人类真正有能力猎杀大型动物的时间还不确定,或许只有几十万年的历史,不过获得这种能力后猪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谁让猪分布广、数量多、繁殖快呢?
在某些地方,猪成了人类的主要猎物,而且还变成了艺术主角。考古人员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梁德东格洞穴遗址中发现了猪的壁画,时间为距今43000年前,壁画中的猪形象鲜明,源自于岛上常见的苏拉维西野猪(Sus celebensis)。
野猪作为猎物,不仅提供肉类,甚至还延伸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中,成为被崇拜的图腾,这也算是猪在人类文明中的巅峰时刻了吧。
距今1万年前,一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也改变了猪的历史——这就是农业革命。人类发现,原来许多可食用的植物是可以种植和定期收获的,于是便开始过上了刀耕火种的定居生活。
获得突破的不仅是农业技术,狩猎技术也一样高速发展,甚至人类已经能够一次性捕获自己吃不完的猎物,于是便开始修筑围栏将这些动物饲养起来,留着以后再吃,这便是原始畜牧业的开端。
于是,猪也就成了第一批被畜牧的对象,野猪逐渐驯化为家猪。科学家普遍认为,猪的驯化源自于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地区,之后随着人类的迁移进入欧洲,进而扩散到全世界。
2022年,中国科学家完整了古代东亚家猪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果表明在距今7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黄河流域就已经独立驯化出了家猪,其线粒体基因组一直延续至今。
所以,人类驯化野猪是两条线,一条在土耳其,另一条则在中国。猪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祖发明了“家”字,从结构上不正是房顶下面有只猪嘛。
对猪的驯化起初当然是为了吃,但很快聪明的人类便对猪的副产品进行了开发,比如把猪毛制成毛笔和刷子、把猪皮制成皮革、把猪骨磨成饲料、把猪粪沤成肥料等等。所以说,猪的全身都是宝。
除了被吃掉,人类还利用猪嗅觉灵敏的特点帮助寻找美味食材,比如法国和意大利就会训练猪搜索深埋在地下、价格昂贵的黑松露。
经过近万年的驯化,今天的家猪的长相已经与它的祖先野猪有了很大的差异,比如:脑袋变短变宽,鼻子变大;嘴巴中发达的犬齿退化,性情变得温和;身体变得肥胖,脂肪含量增加,体表的鬃毛消失;后肢变长也更加粗壮,等等。
家猪之所以会变成今天的样子,是人类经过近万年的驯化和选育的结果,可以说是人类驯化物种的代表作。
今天,地球上的家猪约有14.5亿头,猪肉也是人类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特别是占据了肉类消费的大半。
猪靠着自身过硬的条件,再加上人类文明的加持,不仅成为目前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而且还跟着人类迁移的步伐四处扩张,在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陆上,都已经生根发芽。
家猪的祖先是野猪,它们的内心中还是有野性的,所以只要它们有机会重返野外就会立即“野”起来!
逃到野外的家猪经过十几年的野化和繁殖后,原来臃肿的肥肉就会消失,獠牙也会重新长出,短鼻子为了拱地挖掘而变长,粗糙的鬃毛再次覆盖身体,样子和野猪没什么两样,只是身体的颜色更多样。
野化家猪从圈养的食物变成了强悍凶暴的危险野兽,它们破坏庄稼,打破生态平衡,甚至威胁人类的安全。
我们常在新闻上看到美国和澳大利亚野猪泛滥,这个野猪指的就是野化家猪,因为这两个大陆上原来是没有野猪的。
pg电子游戏官网
为了治理野化家猪带来的问题,美国甚至鼓励对其进行捕猎,但这些家伙强大的繁殖能力弥补了猎杀带来的数量下降,它们依然是最让人头疼的入侵物种之一。
你以为猪生悲惨,其实猪靠着自身的努力和人类的帮助,俨然成为当今地球上最成功动物,就连它们自己都没想到竟然有今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