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力量促进着教师们拔节成长。沐浴着夏日的暖,2022年5月,我前往实验小学,参加了“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带徒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全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导师陶燕珍老师及全体成员,我也有幸一睹了工作室教师的风采。
给我印象最深一堂课的是凯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执教对象是五年级学生。王老师在教学中,抓住了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进行训练,在读中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节奏朗读,提高了学生的pg电子平台朗读水平,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两段教学内容是王老师采用自读、同桌互读、指导读、男女生分组读、听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达到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目的。不仅如此,王老师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深刻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理解课文后,王老师设计了这个环节:“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学生应声而达:“采用否定方式,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又怎能是我家的果子呢?’这个回答,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足以反映出一个孩子思维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这一环节涉及的恰到好处,突出了文章的重点。教学是一种具有残缺美的艺术,如果我来教这一堂课,我会在第三个理解意思的环节,明白杨氏之子语言精妙之处时,设计更多运用的环节,比如:一是联系生活实际,像杨氏之子的回答有两个特点,反应快、有礼貌,让同学们感受到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妙答。二是涉及类似小问题,考考同学。
三是阅读同样类型的小古文,拓宽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面,因为语文教学要注重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最后,我们的陶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她针对四位执教教师给予了指导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课程中出现的细节部分、很多我不能完全理解的方法,陶老师都给我们一一细致讲解。成长是在准备的过程中量变变质变的,使得我更坚定了备好课、讲好课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