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模拟器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嵩明县农业农村局结合部门职能,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高素质农业人才培训、人居环境提升等“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老百姓服务的动力。
如今,在嵩阳街道新春邑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工人、大型机械正在忙碌着,这一区域的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化温室大棚要在12月底前完工。
说起高标准农田项目带来的改变,新春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朱建勋最有发言权,因为这次社区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面积不小,改造后还将作为嵩阳街道绿色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他说:“以前这片土地不通电不通水,大多数都荒着,村民外出务工把土地流转了,每年不过1000元的收入,但是改造后流转收入每亩就能多500元以上,还能增加集体收益,一举两得。”
今年,嵩明县农业农村局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振兴乡村产业”定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上的第一项重点任务,积极向上级争取3500万元补助资金,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1.81万亩,在嵩阳街道的新春邑、龙院、大庄,牛栏街镇四营、老猴街、下马坊6个村(社区)实施项目。“我们积极协调,早动工、抓紧干,于10月25日动工,12月底前竣工。”嵩明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王加伸说,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改善项目区2.31万亩农田的排灌和田间运输条件。”
新春邑社区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地块上还在抓紧建现代化大棚。王加伸说:“改造后的大多数核心区土地都将用于绿色食品种植,每年预计实现农业增收1000多万元,对促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矮化苹果、无土栽培番茄……有了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加持,嵩明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更足了。嵩明县农业农村局也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嵩阳街道种植120亩矮化苹果,预计3年后可进入丰产期;种植30亩无土栽培番茄,年利润可达20万元,务工增收60余万元;小街镇五条沟村启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以规模化种植牧草来破解发展难题,真正实现“产业兴村”。
“这次培训和以往不同,确实收获很大,有种思路打开的感觉。”10月27日参加“嵩明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卜云辉说。
“思路被打开了”“原来农村也能这样搞发展”……大家的感慨不难理解,因为这次培训上,不仅有专业老师解读最新“三农”政策、一线干部现身说法,还有外出观摩和现场教学。
今年,嵩明县农业农村局严格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职业农民培训规范》《农民培训规范》规定的培训科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学时分配、考试考核等方面的要求开展培训,坚持理论培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生产实践占全部课时的2/3以上,并通过培训对考核合格的学员统一颁发《高素质农民培训合格证》。不仅如此,嵩明县农业农村剧还分类别、分专业编制班级培训方案,选聘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和实践技能的专家教授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为学员进行授课、实训指导。“我们建立了学员库,每个班配备好一名班主任,具体负责该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教师库,按照‘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的培训模式,确保教师能对学员分阶段、分类别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嵩明县农业农村局科教与信息科科长张佳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只有更多农民能够创新务农,乡村大地才会朝气蓬勃。嵩明市农业农村局把开展农民培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有力抓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落脚点,充分整合各单位现有资源开展分类培训,通过抓师资建设促按需施训、抓资源整合促科学组训、抓项目实施促高效培训,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掌握农业新技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与推广服务能力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增强本土人才“造血”功能。
没有臭水沟,池塘里多了游动的小鱼;门前的“五堆”不见了,多了鲜花绿植;拆了废弃的土房,大家多了可以休闲娱乐的小广场……近半年来,在杨桥街道各个社区,一场人居环境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在今年春节收假的第一个工作例会上,杨桥街道确定将提升人居环境作为年度工作的重点,在街道资金已很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200万元投入提升工作。龙街社区是最先“动”起来的社区,短短1个月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就初见成效;西山社区盛产竹子,社区里道路两边用竹篱笆装饰,既美观又留住了乡愁;月家社区的莲花池在党员、志愿者、村民的努力下清淤完毕,重新成为大家休闲散步的首选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初衷,不仅在于村容村貌改善与提升,更在于通过帮助村民打造外观整洁、实用便利的生产生活空间,让村民感受美好生活的意义,把美的精神、好的价值、先进的文化输送到乡村。
今年,嵩明县农业农村局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动力,组织社区“两委”及党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仅村庄美了,还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齐上阵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实施乡村振兴“个十百”工程,以“1+5”的工作思路,在各镇(街道)优选基础条件好、发展后劲足的1个精品示范村和5个美丽村庄,在全县打造5个精品示范村、25个美丽村庄,抓点串线、由线促面;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推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严格进行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坚决杜绝违规乱建行为;大力开展村庄清洁、绿化美化和农村房屋风貌整治工作,推动“一村美”向“全县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