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6658

新闻中心 分类
对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怎么建发布日期:2024-09-28 浏览次数:

  农村空心化、务农老龄化,“明天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迈入2013,必须进一步突破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2.4亿农户,绝大部分属于自给型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克服资源要素约束,关键要创新体制机制

  记者:现在人们常说“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上涨,种粮比较效益下降,中央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什么现实意义?

  张红宇:近年来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但是,如何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资源要素逐渐减少、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态势下,继续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

  首先,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2.4亿农户家庭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绝大部分都属于自给型,只有少部分农户能提供商品农产品。再加上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就业,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地方留乡务农的农民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文化程度不高,素质相对较低,而占农民工总量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许多不愿意回乡务农。如何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相比,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表现。要在发展质量和速度上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需要下大力气。

  因此,现阶段必须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方面可以集约节约利用耕地、水、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引入资金、管理、技术等先进要素,有效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可以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总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利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勇于实践。

  王仲田:近几年民权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让务农种粮不吃亏,既是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的科学路径。我们培育发展起来扎根乡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经营,变“零散化”生产为“规模化”生产,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转变生产方式,才能让农民富、农业强。

  徐孝春:发展专业合作社,正是我们这些年摸索的路子。有了中央政策鼓励,我们更有信心做大了,发展更有规模、有市场的新型农业。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经营,人均收入从2000元到6000元。但资金是最大难题,金融支农不给力

  记者:王书记和徐社长都来自基层,王书记也提到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二位能给我们讲一讲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故事吗?

  王仲田:以民权的农机合作组织为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分散运营到统一管理的变化,现在对农民增收的作用特别大。我下乡调研时,对褚庙乡昌林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王超军的一句话印象很深:“以前单打独斗,驾驶机器外出跨区作业,既担心安全,收入又不稳。去年我们组建了农机合作社,社员结伴开着大型收割机到豫南、河北等地跨区收割,抱团经营、统一上路、单机核算,一台机车一年下来挣了4万多元!”

  还有龙塘镇,过去有蔬菜、水果种植的传统,但分散经营农民受益不大。2010年,县里与河南农业大学联合开展“综合改革试验”,探索9∶1生产模式,即用90%的土地生产出100%—110%土地的粮食,用节约的10%土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生产出10倍于粮食作物的产值。我们在轩庄村成立了富喜康蔬菜种植合作社,建了温室大棚52座,种植无公害时令蔬菜,创下单棚年收入7.5万元的纪录,仅此一项,户均增收2.5万元。

  徐孝春:咱们任圩村一共有4428人,土地只有4500余亩,人均一亩地。没成立合作社之前,家家户户都是单干,谁家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产量低,还卖不上好价钱。那时候的生活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穷!村民的年收入人均不到2000元。作为村支书,我整晚睡不着觉,看到外面有不少村成立了合作社,我当时就考虑也按照“合作社”模式干起来。

  2010年11月,我拿出积攒下来的10万块钱,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租赁了村民的500亩土地,成立了“金麦子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可以参股或以入社的形式加入,进行小麦种子的育殖和高产农作物种植实验。以前,我们大多种植小麦和萝卜,萝卜销路不是很好,经过市场调研,我们决定今年改种紫色山芋,买家已经联系好了,出口到日本,pg电子模拟器试玩在线成为皖北地区第一家山芋出口企业。

  合作社成立之前,村民们一亩地一年能收入500块钱;合作社成立后,专家指导我们科学育种,小麦亩产比以前提高200斤,价格比普通小麦能多卖2毛钱,村民每亩地一年能稳收1000块钱!乡亲们还能在合作社出工挣钱,人均年收入能拿到6000多元。

  王仲田:一是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滞后。大多数协会管理松散,运作不规范,覆盖范围小,农户入社比例低,仅占农户总量的10%左右。二是金融支农力度不足。目前,我县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发行和农村信用社,农发行资金支持对象主要是龙头企业,信用社主要扶持农民的简单再生产,中小型农业企业很难获得资金支持。三是社会化服务缺乏配套性和前瞻性。目前,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侧重于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信息化服务薄弱。

  资金是最令人头疼的事。调研中,褚庙乡昌林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昌林说,合作社的一批旧式农机具要更换新的,库棚、修理房、办公室也和当前发展规模不协调。置备这些设备、场地,需要大量资金。他本人多方筹措后,还有100万元的资金缺口。

  徐孝春:咱们村的合作社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还偏低,我最想的就是扩大规模,吸收更多的村民加入。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手头的资金缺乏,不能大规模去租赁土地,最大的期盼就是能把目前农村最高20万元的限制放宽些。

  主体多元化,加大政策扶持;“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将成为重要形式,创新社会化服务新机制

  张红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基本经营制度,抓住两个关键:一方面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另一方面,要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便利、高效的生产经营服务。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有效促进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下一步要重点抓好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一是在增加农业补贴总量的同时,将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强化财政对其购买农机、农业保险的补助力度。二是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创新政府支持的涉农担保机制等。

  “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通过社会化服务来解决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要从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强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在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上下功夫。另一方面,鼓励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良种示范、农机作业、抗旱排涝等农业生产性服务。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还要特别关注农业规模经营问题。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要与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阶段相吻合,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相协调。发展规模经营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创新性制度安排,使农户拥有的承包权最大程度地获得财产收益,使经营权在更大范围内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

  王仲田: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构建以涉农职能部门为主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指导农民“以需定产”,帮助加工企业“以求定供”。同时扶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建良田、引良种、推良法,向科技要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更好更快发展。

  徐孝春:目前我们虽然联系起了好多村民,但是对于一家合作社来说,跑市场压力还很大,希望能建立起有政府指导的更加专业、权威的中介组织。新一年,我们计划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一方面保障群众收益,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种植更高效的作物,让咱的土地生出更多“金疙瘩”。我们期待更多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好政策,相信有了国家的重视,我们合作社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记者冯华曲昌荣钱伟)

  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呼叫中心ENGLISH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本文由:PG电子模拟器果蔬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