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6658

新闻中心 分类
走“第三条路”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布日期:2024-09-20 浏览次数:

  pg电子游戏官网“如何实现中国农业由大国向强国的迈进,中国农业怎样从全球农业竞争中胜出,这决定了中国现代农业的道路选择问题。我的观点是走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日前,在北京大学首届乡村振兴论坛上,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理事张红宇如是说。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40年前,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6%。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农村改革和发展也面临新任务。对于如何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与会专家展开了研讨。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描绘农业现代化蓝图并为之实践,40年间人们是如何努力的?

  “农业现代化首先一定要用现代化的机械装备农业,包括良种化、机械化,提升农业整体环境。其次,农业经营效益有一定规模。再次,要有一套完整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一种专业分工网络平台,对农业提供全程服务。最根本的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接近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理事杜鹰表示。

  “按照世界银行的指标,1978年,中国人均GDP只有156美元,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人均GDP是490美元。从产业结构来看,81%的人生活在农村,以农业为生;87%的人收入在国际贫困线之下。”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顾问林毅夫说道。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业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支撑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工业品制造大国,成就令世界瞩目。

  张红宇认为,“中国农业成就源于三个方面:制度、科技、投入”。 首先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土地制度和经营制度创新。政策投入方面,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建立健全,金融、保险、财政支持框架形成。

  科技进步对中国农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从1978年7.2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50亿元,并迅速提高到近两年的550亿~600亿元。201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7.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农业机械综合利用率达67%,耕地灌溉面积为10.2亿亩。

  “加速农村转型速度,才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减贫。加速整体经济结构转型,才能更大幅度地拉动农村经济转型。”对中国不同省份(19802016年)及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19802012年)的农业转型速度和农民增收速度或减贫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说。

  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出现很多重要的阶段性变化,如农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大量新型经营主体出现、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劳动比例明显缩小等,从积极方面昭示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变化。与此同时,农业现代化仍面临一些束缚。

  杜鹰认为,我国农业属于典型的东亚小农类型,规模小、商品率低、专业化和法人化程度低;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更少,导致农户户均经营规模小,小农生产结构不利于引入现代生产要素,不利于农业生产标准化、市场化,而且劳动生产率提升缓慢。

  “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核心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做法,要从我们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进一步发展比较优势,走我们自己的路。”杜鹰说道。

  “不论是从资源禀赋观察,还是从产业发展、经营主体生成、贸易格局演变以及政策组合介入,中国农业都显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征,由此决定了中国现代农业的未来选择:走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多元化。”张红宇表示。

  以产业多元为例。传统农林牧渔产业齐全,提供了全球最多的农产品品类,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的农产品需求;新兴产业如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功能农业,极大地拓展了农业边界,释放农业多重功能。

  张红宇表示,“产业发展多元,决定了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发展方向,并提供从业者就业和收入增长的广阔空间”。

  在他看来,实现多元化,走出中国特色道路,要重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城镇化进程、持续扩大开放。“以中国供给解决中国需求,以中国资源解决中国问题。”

  林毅夫表示,“以农户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中,如果政府能够扮演积极有为的角色,为农村农业提供现代化的方式和现代化软硬基础设施,这将是推动国家现代化从低收入走向中等收入、走向高收入的重要方面”。

  政府要做些什么?黄季焜认为,40年来改革经验是搞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改革、农村投入。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要在制度、政策和公共投入方面进行创新;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产品供需调节的作用;确保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受益者。


本文由:PG电子模拟器果蔬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