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产生了较大冲击。但是,要普遍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就目前农业生产经营的现实看,仍存在较大障碍。
首先,传统农业中的“比较效益”阻碍着农户对现代农业的追求。我国的传统农业虽然没有彻底解决普遍意义上的贫穷问题,但有效率,农民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精耕细作,客观上可以有比较稳定的收益。在找不到改造传统农业较理想的激励或刺激的情况下,农民坚持既往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合乎理性的。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农业虽然有较高的收益,却始终摆脱不了落后与贫困,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是现实课题。传统农业中的“比较效益”障碍现代农业发展的深层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认识现代农业依靠科技、现代管理和加大投入带来的规模效益。
其次,传统农业的特征阻碍着农户对现代农业的追求。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户生产的绝大部分是自己消费的,之外,农户上市的产品多更好,少一点也无关紧要。这种不依赖市场交换而自给比重很大的经济生活,对于单个农户来说,在没有特殊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可以概述为一种温饱型、稳定型或保险型经济。传统农业的这种特征,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追求,特别是在大部分农户经济并不宽余的情况下,要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敢于冒风险者毕竟是少数。这样,使现代农业所必须的投资机制在较短时期内难以建立。
再次,现代科技与现代管理及经济体制之间的断层阻碍着向现代农业过渡。技术进步作为现代农业最基本的特征,必须与现代管理相匹配。因为现代市场营销本身对现代管理要求非常严格规范,一个现代管理不到位的经济组织,不仅在市场竞争中找不准适宜其生存与发展的坐标,就是科学技术水平再高也会因各类资源配置不合理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应,现实生活中不乏一些科研院所等专门的高科技生产部门管理不好农场的现象。因此,从现代农业的角度讲,现代科技与现代管理之间必须是相互弥合的。
另外,现有的经济体制也不适宜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与现代管理功效。一方面,过于分散的农户不具备普遍使用高新技术生产的能力,也不具备普遍依靠现代管理追逐最大经济利润的条件;另一方面,在过于分散的经营模式下,现代农业所要求的最低资本积累量不到位,从物质上限制着现代农业的实现。当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及经济体制处于游离状态而不能相互弥合时,从资源配置上阻碍着对传统农业的改造。
改造传统农业或向现代农业过渡的上述障碍,总括起来还是人的观念问题,它可具体追溯到农民的素质、农民的智力、农民的知识结构。
为此,各级政府应当从战略上注重人力资本投资。过去,没有依靠农民素质的提高而获得的经济增长,大都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如自然禀赋上实现的,一旦这些物质基础的潜力用之殆尽,就需要依靠人力资本进一步完善物质基础。多年来,人们只强调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而忽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是对土地价格估计过高而对人力资本价值估计过低。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几乎是所有的人忽略了一个非常普遍且现实的问题,在不同区域之间、同一区域之间以及不同类地区之间、同类地区之间,农户的经济收益并非与其占有的耕地多少成正比。这一现象告诉人们,农民的思想、智力与知识结构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要消除改造传统农业的障碍,政府必须在战略上注重农业人力资本的投资,具体应包括健康投资、教育投资、高新技术普及投资等。
改造传统农业,要求农民在处理生产经营成本、报酬和风险时,都能成为进行计算的经济人才。在人力资本投资的目标上必须明确,重点应培养农民接受、洞察、解释、处理新信息的能力;pg电子平台培养寻找经济机会、降低成本、争夺经济利润的能力;培养学习、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培养组织、计划、指挥、监督、控制的能力;培养营销策划,走向国内外市场并能准确地在不同市场找到适宜自身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能力。
面向未来,在习法治思想和习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依法治网必将继续深入推进,构建起愈加完备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愈加高效的网络法治实施体系、愈加严密的网络法治监督体系、愈加有力的网络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网络法治建设取得新成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