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1日 10:21进入三农论坛来源:中国经济网手机看新闻
水资源短缺一直困扰着武威的发展。由于地表水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发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为了应对水资源危机,求得可持续发展,武威市采取了釜底抽薪之举——关井压田和水权制度改革,并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
近年来,武威市通过关井压田,60多万亩耕地为生态用水做出了让步,然而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农民耕地减少了,增收怎么办?
武威市民勤县位于石羊河流域最下游,楔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是阻断两大沙漠汇合的重要屏障,用水主要靠石羊河入境水量和盆地内的地下水维系。
“在那个特殊时期,我们为甘肃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苏武乡橙槽村村民吴新荣回忆说,以前他们小麦套种玉米,亩产在2000斤以上,被称为吨粮田。然而,吨粮田一年种两茬,亩耗水800多方。作物需水量增加以后,民勤老百姓只能向地下要水,纷纷打井取水。
打井带来地下水严重超采,再加上上游祁连山[0.78% 资金 研报]区植被破坏严重,水源涵养能力大幅降低,中游用水急剧增加,流入民勤境内的地表水由上世纪50年代年均5.42亿立方米,减少到2000年的不足1亿立方米。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在线
始建于1958年的红崖山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被视为民勤沙漠绿洲的生命工程。2004年夏,红崖山水库竟然底朝天了。
由于自身需水规模扩大,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最高时达到6亿立方米,超采近4亿立方米,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矿化度持续上升,水质恶化。北部湖区生态已十分脆弱,面临消亡威胁,那里的农民不得不移居他乡,沦为生态“难民”。
“水资源短缺一直困扰着武威的发展”。武威市水务局副局长范文治介绍说,武威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
本世纪初,武威市用水总量已高达23.26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不足,地下水严重超采,位于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发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石羊河流域生态恶化,都是地下水超采惹的祸。为了应对水资源危机,求得可持续发展,武威市采取了釜底抽薪之举,这就是关井压田。
从2003年开始,民勤县开始了关井压田。土地、水井是当地农民的命根子,关井压田过程中,及时转变农民观念成为最大的难题。
“在河西,有水才能种田,关井压田意味着关掉了我们的口粮袋子。”民勤县泉山镇和平村村民王佳德说,刚开始群众对此不能接受。
为了推行关井压田,武威市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把目光首先盯在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农林场和村里预留的集体耕地上,先机关(农场)后农民,先个体后集体,先荒地后耕地,先无证后有证,力争达到关闭一眼、退出一块,封育一处、治理一片的封井目标。
苏武乡橙槽村有1000多名村民,6000多亩耕地,关井后耕地只保留了2800多亩,一多半耕地压掉了。到目前,武威市关闭3300眼农业灌溉机井,压减配水面积63万亩。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是国家战略工程,2007年12月7日国家批复实施总投资47亿多元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民勤蔡旗断面下泄水量增加到2.9亿立方米以上,实现民勤盆地地下水位持续回升。
“我们不仅封井压田,还对现有的机井进行水权管理。”民勤县四干水管所所长武开南介绍说,水权分配坚持以人定地,以地定水,以水定产业规模,在民勤县每亩地只配给400立方水。水权使用过程中,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让农户参与到水权管理中来。河水灌区凭票供水,井水灌区刷卡取水,彻底关死了无序用水的“阀门”。
目前武威市1.4万眼机电井全部安装地下水智能化计量控制设施,做到井口精准计量。同时,在部分灌区探索建立用水计量远程监控系统。
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局长杨正华介绍说, 经过8年多的治理,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近期治理目标如期实现,后期治理稳步推进。
近年来,武威市通过关井压田,60多万亩耕地为生态用水做出了让步。然而,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农民耕地减少了,增收怎么办?
为保护生态环境,化解节水与增收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2010年初,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节水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武威解决结构性缺水问题,要确立“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作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这一思路的提出,推动了武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民勤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主战场,民勤提出了“2311计划”:即户均2座棚、3亩特色林果,人均1亩高效节水经济作物,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的目标。
关井压田后传统的种植行不通了。今后怎么办,就在村民发愁的时候,当地政府通过考察提出了发展葡萄产业的思路。在政府的扶持下,当地农民很快发展起葡萄种植产业。吴新荣说,2013年自己家的8亩葡萄收入3万多元,更重要的是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每亩节水一半以上。
近年来,民勤县大力发展以酿酒葡萄、红枣、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至2013年底,全县累计发展特色林果30多万亩。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武威市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搭建日光蔬菜温棚、养殖暖棚,每棚投入至少3万元,农民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怎么办?按照治理规划,每建一座日光温室,政府补助5000元。
在武威市凉州区羊下坝五沟日光温室标准化示范园区,成片整齐漂亮的温棚环绕四周,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每个温室一侧设计有精巧的红顶小房子。正在棚里侍弄西红柿苗的张慧琴高兴地说:“你别小看这小小的温棚,还真行,自去年种植西红柿以来,两茬收入三万多元。”张慧琴怎么也想不到,几年前,在家里的几亩地上,起早贪黑,年收入也就几千元,发展温室种植年收入就有三万多元,这好比土里面刨到“金娃娃”。
目前,武威市日光温室、养殖暖棚等设施农牧业面积累计达到59万亩,以红枣、葡萄、枸杞、皇冠梨为主的特色林果面积累计达到88.2万亩,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亮点。2013年是武威市大旱之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却大幅度增长,达到7535元,比上年增长22.86%。
火荣贵总结说,实践证明,发展设施农业是北方农业的一场革命,有利于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改变,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