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以农业为主,但有的农村仍没有建全的应对旱涝的基础设施。由于平原地区水流缓慢,一下大雨就容易积存水,不能及时外排,加上农村监管不严,执行力也没那样的强,排水渠有的地段有,有的地段没有,涝时遍地是水,良田减产时有发生。
积极推动加大中央补助资金投入、落实地方投入责任,并鼓励利用土地出让收益和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加强建设资金保障。在坚决完成新增建设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建设年代远、设施配套不完善、投入标准低的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提升建设成效。此外,鼓励各地探索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小农户等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和管护等具体实践路径,促进项目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创造更加有利条件。查看全文
农村的经济体系还比较落后,大型机械进不去,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建议建立农村无公害生态环境循环经济体系,
pg模拟器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 “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2019年,农业农村部制定 印发《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试行)》,并成立全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专家组,强化技术指导。各有关省份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支持投入,强化试点示范,积极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重庆、山西、湖北、湖南、广西、甘肃等省份共计投入资金76亿元,完成农田宜机化改造面积近350万亩,目前丘陵山区累计改造面积达790万亩。山西省自2018年以来在丘陵山区县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项目,并制定出台《山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项目技术规范》,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 显著提高山西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查看全文
水资源短缺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6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国在旱作节水农业理论、旱区农艺节水理论及水分调控技术、农田保水保土耕作技术及旱作机械化蓄水保墒关键设备研究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亟待加强。
我国人口占全球的1/4,但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约6%。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处于干早或半干早地区,且由于地势问题,作物降水利用率仅达到0.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0.7。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可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利用现代农业节水技术提高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的同时,保证粮食稳产增产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查看全文
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的过度使用,使土壤、水源、农产品有害物质含量高,既破坏乡村生态环境,又给广大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和隐患。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高、风险大,若按有机生态模式发展,其基础建设成本及生产过程成本更是成倍增加,而有机农产品市场目前尚未成熟,有机生态农业经营生存困难。
2020年,我部会同财政部全面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安排农业生产发展资金99.45亿元、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94亿元;强化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大力推进备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强化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先行先试支持体系建设,切实提升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查看全文
我认为原因是留在农村的和外地打工回乡的种田人文化不高,无法通过升级种植技术发家致富。个人建议,向农村派驻种植技术员,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增加农民收入。
2017年我部结合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工作实际,在河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省等地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方式,从新毕业大学生、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科研教学单位一线服务人员中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就当地特色产业紧缺技术,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目前全国已招募4200余名特聘农技员,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特聘计划实施范围,在有需求地区针对性实施开展。查看全文
我国耕地面积和豆科作物面积相对较小,农作物种植很难实现大面积的轮作和土地休耕,有的地方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长年连作,不利于土壤地力的恢复。土壤肥力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目前,我国料地质量问题集中体现南方耕地的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东北黑土地的退化等这“三片地”上,“十三五”期间,我部出台了一系列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相关政策,提出将东北地区玉米生产作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重点;推动秸秆科学还田,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我部提出在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中增设秸秆岗位和试验站,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围绕秸秆还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指导。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当前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工作,推动各地秸秆还田工作取得实效。查看全文
我认为,一个国家必须要工、农业均衡发展,不可偏废,特别是重视粮食安全。建议:加快种子和农机的研发,整合规范农村合作社的功能与职能(如:提供技术帮助、帮助农产品销售渠道对接、进行种子使用、病虫害用药指导等),让农村合作社真正服务于农业。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强试点示范引领。二是深化社企对接。三是提高农民合作社再组织化程度。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更加注重农民合作社量质并举, 以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组织和服务农民为 目标,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提升,加强示范引领,优化政策扶持,强化指导服务,引导农民合作社内强素质、外强能力,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主体支撑。查看全文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取消农业税费和“三提五统”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实行良种与种田补贴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以上措施实行十多年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建议调整良种、种粮等补贴,按照降低农民种粮成本的原则,将此类补贴改为无偿或折半向种田农户(包括承包经营大户)提供良种与化肥(有机肥),并且以实际耕种土地面积核定补贴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明确要求在稳定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的同时,逐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进农业补贴方式。2016年,在总结地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中央财政重点围绕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将“三项补贴”合并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同时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补贴资金通过“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兑现到户。2016-2020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约1205亿元。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相关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查看全文
我们县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县,7月中旬以来遭遇强降水,农作物被淹,部分作物被淹死,也错过了补种的季节,意味着农民半季没有了收入来源,村里没有补救办法,损失是由农民个人承担的。建议尝试由国家层面建立农作物损失保险机制,降低这种情况下农民的损失,或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散户购买保险的意识,同时国家适当予以补贴来降低农民购保费用。这样能更好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希望有关方面能予以考虑。
2007年以来,在中央财政补贴政策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不断升级,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涵盖主要大宗农产品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体系。2019年,全国农业保费收入672亿元,年均增速23.8%;三大主粮作物承保面积达到10.65亿亩,覆盖种植面积超70%;参保农户1.91户次,较2007年增长了2.8倍。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保险扩大覆盖面、提高赔偿标准、增加保障品种,强化农业保险产品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承保理赔效率,更好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