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周佩文 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美术教育实得“风先之先”,前有教会学校作为发源、后有早于两江师范的述善学堂的国画课程以及市美这所第一所地方公立性质的美术学校,在这段历史中国画教育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近日,《从十香园到春睡画院——广东中国画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分别展出。展览首次集中展示百余幅画谱、画稿,佐以多角度还原历史语境的民国报刊、书籍等材料,结合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珍贵的国画作品,尽力展现此时期国画教育的状况。
策展人陈烨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本次展览是以“文献展”与“作品展”结合的形式呈现的,分别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和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两个场的展览构成相同,都分为四个部分。
据她介绍,展览第一部分“古往今来:十香园与师徒授受”,以近代岭南国画教学代表人物居巢、居廉(并称“二居”)以及居廉设帐授徒的十香园为例,展示了传统的师徒制教育模式。她认为,师徒授受中“系谱性的师承关系”除了在技艺方面进行传承之外,还有传统绘画理论和文化修养的灌输。其中,在《今夕庵烟雨词》、史籍文献中可见居氏对内在修养的重视;从旧报刊等居氏弟子的回忆中重现十香园的教学方式;从孟丽堂、宋光宝到“二居”,从“二居”到高剑父与陈树人的早期作品中(尤其是展览特意挑选呈现的瓜果题材作品),不但体现出绘画技艺的代代相承,还可比对出创新者对前人的取舍与其内在的传统底蕴。十香园及居氏设帐授徒,桃李满门,为岭南画坛培养了众多人才,其弟子中以高剑父、陈树人等最为影响深远。
展览的第二部分“渊渟泽汇:国画教学的争鸣”着重表现西方文化艺术的进入与本土文化艺术发生的碰撞与交融。在美术及美术教育方面,随着一批译著、编著出版物的出现,如《今日之艺术》《艺用人体解剖学》《现代名画集》《北新图画》等,打开了近现代美术教育的探索。1922年,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创立,作为近代中国南方第一所官立美术学校,这所学校为广东美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一览》《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校刊》等一系列文献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在国画教育上,市美以系统的架构、学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走出现代国画教学的重要一步。
而另一方面,除了像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这样的官立机构外,还有不少适应时局出现的画室、机构,有留学回来、带来现代教学理念的,也有秉承传统结合时下需求的。在《黄幻吾广告社》《山南画社征求学员简章》《丽泽国画院画稿》等文献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教育活动以各自的方式进行着。
展览的第三部分“生生不息:春睡及其传承”聚焦岭南画派创始人“二高一陈”的授徒经历以及教育理念。高剑父、高奇峰培养了多位美术人才,且其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陈树人亦曾执教于一些学堂教授美术。展览中有不少高剑父画稿并首次集中呈现的“二高一陈”的重要教育材料原件:《剑父画谱(第一辑、第二辑)》《奇峰画范(两辑)》《美感与教化(手稿原件)》《新画法(绘画独习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画家在避居他乡的时候仍继续培养艺术人才,如高剑父等避居澳门时,在普济寺中继续主持春睡画院并组织师生举办抗战画展;20世纪30年代李研山与李凤廷的凤研楼画室在香港招收徒弟;而鲍少游定居香港后也开创了丽精美术学院,丽精美术学院办学超半个世纪,被誉为“香港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先驱”……展览的第四部分“大湾视野:香江承余韵”通过一张张老照片和旧报刊,展示了广东国画教育在港澳地区的延续、传播、影响。
南都:展览为什么会取名“从十香园到春睡画院”,是因为这两个教育机构是广东中国画教育现代化转型中的典型个案吗?
陈烨:“从十香园到春睡画院”只是一个泛指,实际上,20世纪上半叶广东大批中国画教育用不同的方式做出巨大的贡献,有留学回来后努力建立现代教育机制的教育者,有顺应需求开班授课的画室群体,也有辗转不同教育机构的教育者等,他们共同促进了传统教育模式在社会变革语境下的转型。
南都:本次展览是以文献展与作品展结合的形式呈现的,请介绍一下它们各自的亮点。
陈烨:作品展选取了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国画教育者及其传人的作品进行呈现。比较有意思的是有意挑选的瓜果类的题材,可以看到不同的艺术家对瓜果题材的不同表现,共计60余件(套)民国精品绘画涉及14幅一级藏品、6幅二级藏品、12幅三级藏品,其中陈树人在居门学艺时的十二瓜果图册为首次整体亮相,极具学术价值。文献展则尽量搜集了与国画教育相关的百余件(套)历史文献材料,包括民国书籍、报刊、手稿、画稿等;二十册画谱画稿类珍藏为观众打开了全新的对比视角。其中10位画家的画稿集中呈现,观众可以同场对比感受;比较珍贵的是南洋烟草公司于1928年发行的《名画日历》的原件首次整体展示,共计166张,出于潘达微、黄般若、黄少梅等画家之手,该日历被誉为学画者范本。
陈烨:广东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在实践之路上勇于革新、兼容并包,既具特殊性又具典型性,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中国画教育转型之路形成呼应和对比,是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转型的关键案例。梳理近现代广东中国画教育的发展,通过展览中的研究梳理、文献呈现和作品佐证,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过去,重新理解近现代中国画教育改革的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笑了,46岁著名男歌手自导自演,花3000万拍爱情片,票房仅61.6万
10、11、12月大走狗屎运,横财偏财全来凑热闹,顺风顺水发大财,运势一路飙升,财运爆棚的4个生肖!
金价逼近800元/克,95后女孩之前花180多万囤金不卖,坚信还会上涨
申京1.725亿+格林1.45亿:双星均无顶薪是为何?仍等待太阳内乱?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宁德时代Q3净利环增6% 高管称Q4产能利用率“更满”董秘回应工厂火情 财报解读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LOL-S14:LPL一号种子更厉害!BLG 3-1击败HLE晋级S14四强pg电子游戏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