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春意盎然,鲜花次第开放,仿佛配合着春的气息,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总知春烂漫——纪念张大壮、来楚生、江寒汀诞辰120周年特展”也于2023年3月11日至5月14日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岳阳路197号)举办。
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正式成立,一批20世纪成就卓著的艺术大家进入画院成为画师,共同开启了海派艺术的新篇章。张大壮、来楚生、江寒汀三位国画大家同是1960年画院成立时的首批画师,在海上画坛享誉已久,且均以花鸟画见长。在数十年的艺术探索中,他们以孜孜不倦的求真精神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推动着传统绘画向着现代审美转变的进程,使得海派花鸟画获得了全新的生机。
本次展览中,有三位艺术大师罕见的早期作品、国画革新时期他们向生活寻求艺术灵感的经典力作、师友间的合作以及为培养新人创作的课徒画作等。上海中国画院从院藏作品中精选近百件,并联合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朵云轩等多家单位,共同呈现三位画家杰出的艺术成就,纪念他们对海派绘画以及新中国美术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步入展厅,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三位艺术家早期传统题材作品不同,他们创作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花鸟作品中,各类生活里常见的瓜果蔬菜、鱼虾水产等频现笔端,每一幅都墨色酣畅,鲜爽水灵,看得人精神倍增,甚至食欲大开。
比如张大壮先生画带鱼已是远近闻名,成为他标志性的作品。张大壮先生家住老西门,他常常去附近菜市场,在水产摊位上仔细观察,为了让笔下带鱼的色泽更加鲜活逼真,他跟摊贩要来了带鱼鱼鳞,经研磨后跟颜料混在一起使用,使得画中带鱼的色泽至今都银光闪闪,让人感觉十分的肥美可口。
1940年代,江寒汀先生和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为近代海上花鸟画的“四大名旦”,而江寒汀尤以描绘各类禽鸟著称。展览中,一份老报纸上刊登有江寒汀先生自己写的文章《山光悦鸟性》,记述了他学画时期从临摹先生的花鸟画稿开始,到自己偷偷变花样地画,再到后来买了各种鸟来养,到最后放弃“笼中鸟”,改为到大自然中观察自由生活的鸟类的全过程,揭示了他笔下禽鸟能够活灵活现的奥秘。
江寒汀先生养了几十种鸟,他在禽鸟天地里喂养照料,并通过细心观察,创作出很多带有鲜活气息的花鸟画力作。
本次展览上,主办方特地买来不少鸟笼,回溯艺术家的养鸟往事,向那些努力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创作灵感的海派艺术老前辈致敬。
展览中还展出了江寒汀先生艺术生涯中最后一套禽鸟册页,那是他为了给学生们讲解花鸟画技巧而特地创作的。看着这套技巧高超、饱含激情的作品,江寒汀先生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
展览中还有三位艺术大师早期作品,跟他们艺术最成熟时相比,差异不小。比如人们都知道来楚生先生擅画阔笔花卉,但本次展览上展出的一件来楚生早年巨幅作品《芝兰图》,走的却是细笔路线,这在来楚生先生的艺术生涯中极为罕见。
作品上画给他的一位好友,因此画面上内容丰富,落笔却十分精细,题款也显示出来楚生先生早年学习明代黄道周书法的轨迹。
更可贵的是,画中的芝兰、山石在构图上非常讲究,妙奇却不显刻意。来楚生先生是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也讲究如篆刻般的章法布局。对于画面的章法布局,来楚生先生认为这跟屋子里的家具摆放一样,“何物宜置何处,全恃布置得宜”。所以我们看到的《芝兰图》“画面就极度的舒适”。
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主任洪健表示,本次展览是对三位海派艺术大师花鸟画成就的一次集中呈现,现场的老照片、竹子、鸟笼等都有创新的设计思考。策展方面,我们大胆启用新人策展,该展览也因此入选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
策展人郝范荣说,展览创意源自3年前的“海上风标——谢之光、林风眠、关良诞辰120周年作品展”,那个展览回顾了三位艺术大师推动中国人物画从传统走向创新发展的历程。因此就联想到能不能做一次花鸟画的回顾展,正好张大壮、来楚生、江寒汀三位大师是同年生,而且都是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今年正值他们诞辰120周年,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观众看到三位海派艺术大师全方位的艺术成就,看到海派艺术有如此丰富精彩的面貌。pg电子模拟器试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