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高坪镇港口村位于大别山南麓神仙寨脚下,318国道贯穿全村,丘陵地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港口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共400户1429人,村“两委”干部3人,党员45名。该村耕地面积1254亩,山林1038亩,山塘223亩。村级主导产业为马蹄、桑椹等,常年种植马蹄300余亩,是全县马蹄种植“第一村”,享有中南马蹄之乡的美誉。港口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递增,2018年、2019年、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分别为12万元、15万元、20万元。
近年来,港口村党支部将党建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找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村、依法治村、能人带村”的发展思路,以“支部+”为引领,以农业产业为纽带,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土地流转户+贫困户”、“支部+家庭农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党建+现代农业”模式,助推党建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领航,干群助力,推动组织振兴发展。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组织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也是根本保证。一是阵地建设强基础。2017年该村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700平方米,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包括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扫黄打非基层站点、会议室、老年活动中心、留守妇女之家、村级医务室、村史馆等功能室。另外方高坪镇政府还在马蹄集散中心建设了政治生活馆,提升了服务治理效能。二是强化教育提能力。村党支部把政治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结合起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推行了“实绩月公示”,村“两委”干部每月述职,接受党员民主评议,不断优化为民服务水平。三是创造环境优结构。大力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储备,鼓励在外能人返乡创业,积极吸纳致富带头人到村任职,加强村级带头人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了3名后备干部,积极参与村级日常工作,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成立环境整治、矛盾协调、志愿服务、“五员合一”、综合治理等5支队伍,定期评议优秀党员。四是凝聚共识兴文化。村级了制定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吸纳有威望、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的“五老”人员加入了组织。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脱贫示范户”“道德模范”等评比,经常组织广场舞、戏曲下乡等各类文艺汇演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支部引领,厘清思路,优化产业发展规划。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村党支部坚持以支部为引领,以农业产业为纽带,建立“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定目标、定时限”的责任机制,做到产业发展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村党支部多次邀请县农业、林业专家到村里开展调研,根据土地结构成分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结合村情民情研究制定港口村马蹄、桑椹种植及特色养殖实施方案,把加强基层党建与满足群众期盼结合起来,把抓实党建项目与发展壮大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村民脱贫致富和感恩奋进结合起来,始终把脱贫职责扛在肩,把攻坚任务抓在手,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为进一步推动马蹄产业发展以及马蹄生产机械化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马蹄产业经济提质增效,该村依托方高坪镇马蹄产业化专家教授工作室,积极与张国忠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对接,有效解决马蹄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降低生产成本,助力马蹄产业成为地标支柱产业,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为港口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支部挂帅,提升基础设施,优化招商引资平台。pg电子游戏官网针对港口村以前基础设施落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等情况,村支部书记华红斌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查摆问题,全面理清思路, 明确发展方向,把“出思路、找资金、跑项目”作为解决制约全村发展突出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向上级寻求项目专项建设资金,新建群众服务中心和百姓大舞台;村组道路达到组组通,村民户户通;完成10个小组的大山塘升级改造,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善。“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成功回引在外务工人员华胜返乡创业,成立“方高坪镇神港马蹄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全镇第一个规模化马蹄植基地,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带动贫困户21户来种植马蹄增收;并与湖北圣果酒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新建桑葚采摘基地,投资300万,占地200亩,用于发展桑椹采摘。港口村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从“邀请来”到“主动来”的转变,为推动脱贫攻坚从“打赢”向“打好”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支部主导,主体增收,优化产业营销模式。村党支部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土地流转户+贫困户”的产业运营模式,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质量品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带动贫困户以土地使用权及扶贫资金入股等形式加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马蹄集散中心和桑葚基地每年分别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在村党支部指导下,桑葚基地正式投产后,将吸纳包括所有贫困户在内的85%以上的村民参与,实现全村富余劳动力100%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0户党员“双带示范户”带动32户贫困户发展自主创业,走出一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