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学院是北京市教育扶贫协作项目的重点承接单位。多年来,他们坚持以习扶贫思想为指导,注重项目实施的精准定位、精准配置、精准服务、精准组织,探索形成了“四精”培训模式(具体见图1),大大提升了培训的精准性,取得良好培训效果,在北京市教委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中名列前茅。
定位精准性基于培训需求调研的精准。注重从学员发展需要、培训对象岗位职责分析、区域教育发展需求、国家教育政策要求四个角度运用问卷调研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岗位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立体调研,综合分析,聚焦学员培训现实与潜在需求。根据需求确定培训主题。根据需求与主题,设计培训目标、课程及实施方式,形成“一四四五”集中培训设计模型,具体见图2。
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培训项目主题。主题要具备针对性(针对主要培训需求)、实践性(解决实践操作问题)、前瞻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有解(有关于主题方面的理论与成功经验)与统领性(能够统领整个培训过程)。
如教育扶贫项目青海玉树州乡村小学教师培训项目,进行学员需求调研(问卷与访谈法)、玉树州教育局领导调研(访谈法)、玉树教育发展情况调研(访谈法与文献调研法)、国家教育发展及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政策调研(文献调研法),发现学员从没有来过北京,特别希望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希望观摩北京的学校教学情况;而玉树州教育局领导希望学员能够在民族团结中起到示范作用,在教学改革中起到示范作用;在玉树州教育局领导访谈与玉树州“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文本分析时发现,玉树州在青海省属于教育大州,目前在向教育强州发展,加之多是藏族,需要教师队伍在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技术、民族团结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而我国也高度重视民族教育,2015年8月24日,习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这样调研基础上,根据主题的要求,提炼青海玉树州乡村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主题为“感恩祖国•圆梦北京”,该主题具备针对性、实践性、前瞻性、有解的特点。
围绕主题与需求,项目组进行培训目标设计:一是加强政策与理论学习,达到“厚基”的目的。只是每个班主题不同,所设计的具体政策与理论不同而已;二是促进经验学习与交流,达到“广识”目标;三是提升参训教师主题方面的能力,达到“提能”目的;四是增进学员之间的情感,加强与北京名校名师名家联系,达到“拓友”目的。
根据主题、需求与目标,项目组进行四类培训课程设计:政策理论类课程、实践技能类课程、反思建构类与团队建设类。
政策理论类课程旨在让学员学习主题方面的国家政策要求与方向,学习主题方面的理论知识,提升学员的政策与学术素养。如教育扶贫项目“2018年兴安盟学科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项目”,培训主题是“高考改革与教学变革”,设计的政策类课程设计的主要是习扶贫思想解读、全国高考改革方案解读;设计的理论课程主要有:高考试题变革趋势分析、新高考下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基于新高考的教学变革研究等。
实践技能类课程旨在开阔视野,提升能力,这类课程在教育扶贫培训项目中占主体。如教育扶贫项目“2018年兴安盟学科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的实践技能类课程主要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如何选课走班、生涯规划课程如何开展、如何进行学分管理,如何开展综合素质评价、课堂教学如何变革等。
反思建构类课程旨在指导、促进学员结合学习反思自己工作,并对工作进行改进,如培训总结反思、教学设计修订、教育案例修订等。
团队建设类课程旨在建设一个学习型班集体,建立密切友好关系的班集体。主要课程设计有破冰起航与团队建设、学员课前分享、学员引课与结课、论坛交流、文艺展演等活动与任务。
根据课程类型特点,以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强调实践学习为主;集体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培训和反思构建相结合;培训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集中学习与改进追踪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为此形成了五大核心培训方式,分别为:专家报告、现场教学、技能训练、团队学习、跟踪指导。
专家报告是政策理论类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专家报告能够在短时间内高屋建瓴地引领学员了解政策、把握理论。缺点是容易枯燥、容易脱离一线实际、容易变成单向灌输。
为了规避专家报告培训方式不足,提升专家报告这种培训方式的有效性与吸引力,在运用专家报告这种方式时,项目组除了注重精选专家外,还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强学互动;成人的学习是带着很多经验、知识、困惑基础的学习,项目组会提前收集关于这个专题方面学员希望学习的内容与问题,反馈给专家,提升了专家备课的精准性;同时建议专家在教学时多采取互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避免单向的灌输;另外,项目组建议专家预留出20分钟进行对话式教学,就学员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度交流。
二是对专家报告进行借鉴性点评。要求报告主持人能够对专家报告进行借鉴性点评,对专家的理论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借鉴进行指导。为此对主持人要求也很高,需要主持人有相应的学识,还非常熟悉一线.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把校长带入实际工作的现场,即中小学学校,通过主题报告、听课、参观、小组交流、专家点评等多种具体形式所进行的立体的、对话式、体验式的案例教学。”
名校访学是一种非常受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欢迎的现场教学方式。走进名校跟岗或观摩,通过课堂观摩、校长讲座、名师座谈、教学研讨等形式深度参与学校教学教研活动中,帮助学员全方位学习名师教学设计与实施、名师成长等方面经验,让学员找到职业的榜样与努力方向,找到工作的方法与举措,达到增长见识、拓宽视野、转变思路、提升能力、缔结友情的目的。因此,教育扶贫培训项目大量采用名校访学这种现场教学方式。
成人学习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升工作能力。因此,从理念更新式培训走向技能训练式培训成为必然要求,也是对培训院校培训专业化的更高要求,更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要求。
如教育扶贫项目“2018年内蒙古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根据主题与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训练。第一,在招生通知时强调学员带一份自认为最好的教学设计;第二,在课程设置中会有专家讲如何做教学设计,专家会把学员的教学设计作为案例来分析,这样的报告针对性很强;第三,分组指导学员修订教学设计;第四,举行微格教学,专家对学员微格教学进行点评指导,学员根据专家指导修订教学设计;第五,精选部分老师与北京名师进行同课异构,并要求学员按照专家点再次修订教学设计;最后,项目组评选优秀教学设计,并颁发证书。通过这些环节的训练与指导,学员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有明显提升。
团队学习是一个组织的集体性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合作能力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培训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举措,能够带来组织与个体双赢发展的结果。
对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干部教师,大家彼此不熟悉乃至不认识,要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进行团队学习至关重要。
团队学习特别强调目标一致性与知识的共享性。为此,在培训班举行系列团队学习活动,如破冰起航与团队建设、班旗在我心、经典诵读、课前5分钟分享、引课与结课、反思便利贴、主题党日、文艺展演等活动,迅速把培训班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分享的团队与平台。
集中培训只是学员发展与教育教学管理改进工作的集中动员与专业准备活动。集中培训之后,各位学员肩负阻断贫穷代际遗传的示范引领作用,项目组要精心安排回访追踪,促进成果转化与交流。
首先,在培训期间组建团体,制定计划。将学员按工作的区域划分小组,配备跟踪指导专家,制定追踪活动方案。
其次,注重远程指导,首席专家组织专家团队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群、京师网等进行咨询、答疑,指导学员完成培训总结交流、示范课、教学设计经验交流等任务。
最后,现场追踪。项目组组织专家到学员单位进行追踪指导,举行学员展示汇报、北京名师示范课、专家微报告等活动。
现场追踪都得到受援方教育局、教研中心的大力支持,每场活动都会有二三百老师参加,扩大了追踪活动的效果。
围绕主题与课程设计,从政策、理论、实践三个层面优选专家资源。专家一定是本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人,如政策解读专家,是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者,对政策能够进行深入、系统解读;同时专家要善于表达;如在“2018年保定贫困县校园长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中,其中核心专题“学校系统改进与品质提升”专题,邀请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原司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教授对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政策解读,王书记主持或参与过不少文件的起草研制,有很深的政策研究造诣与学术造诣,加之语言幽默风趣,学员课后无记名满意度测评中“很满意度”达100%。
名校访学虽然很受欢迎,但这种现场教学方式也容易出现主题不明确、体验分散、难以把握名校整体魅力、学员个人认识局限性等问题。
首先是结构化挑选学校。北京名校林立,学校发展特色、发展层次也各不相同。首席导师要熟悉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发展情况与学员培训需求,能够结构化挑选学校。一是从发展层次上要有梯队选择学校,挑选接近型(有亲切感,感觉很多共性经验与困惑,可以交流话题很多)、引领型(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前瞻性(看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三类学校供观摩或跟岗学习;二是从区域分布上,要考虑不同城区学校,如果学员是来自农村地区的话,还要选择郊区学校;三是从发展特色上,要考虑在主题方面做得出色的学校。
其次,首席导师与学校沟通访学安排。强调:一是安排内容以主题为主但相对全面观摩名校;二是安排内容的丰富性,如教学观摩、教研交流、管理学习、文化体验等;三是观摩与反思交流结合;四是专家点评、引领访学重要环节;五是每天及时了解学员反映,及时与学校沟通调整安排。
北京市教育扶贫协作与支援合作处负责统筹管理教育扶贫培训项目,精准对接援受双方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如对玉树的教育援建的系统设计:在人才支持上既有派北京市优秀干部到玉树挂职,引领当地教育发展,也有对当地干部教师培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培训主体设计上既有干部教师的培训,也有学生的研学旅行;在培训方式设计上既有送到北京集中学习,也有送教到玉树;在内容设计上既有政治要求,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爱国教育、爱党教育等,也有专业内容,提升干部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北京教育学院成立教育扶贫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培训资源调配,保障培训食宿、教室、人力资源,对培训进行制度管理与监控。领导小组下设培训管理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业务指导与后勤服务保障。各部门各司其职,全力保障培训顺利开展。北京教育学院肖韵竹书记、何劲松院长、卢晖副书记、汤丰林副院长、方怀胜主任等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培训会、研究会、工作协调会,对如何做好教育扶贫项目进行指导与布置。学院领导还全程关注培训过程,如肖韵竹书记看望“青海省玉树州第三届乡村教师‘感恩祖国•圆梦北京’主题教育(2019)”学员并出席开班典礼,卢晖书记看望学员并出席结业典礼。
受援方教育局都高度重视培训组织管理。如青海省玉树州是北京市对口援建地区,州教育局按照习的“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穷代际遗传的重要途径”的重要论述,与北京市教委一起对玉树州教育扶贫进行了系统设计。玉树州教育局非常重视培训,派北京教育学院援青干部、玉树州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鸿杰作为领队,代表玉树州委教育工委和州教育局出席了开班典礼并全程参与培训。王局长参与方案设计,进行活动指导,关心学员学习与生活,发挥很强示范引领作用。
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高度重视教育扶贫项目,在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在北京市教委与北京教育学院领导关心下,提炼形成“四精”培训模式,大大提升了教育扶贫项目的精准性。
同时,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注重对教育扶贫项目进行整体规范、专业管理,建立了系列管理制度。见表。
安全是做好培训的基础,为此中心采取购买人身保险、签订安全协议、制定危机预案、进行安全教育等举措确保培训安全。
教育扶贫项目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实现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具体举措。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严格执行《北京市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培训费管理办法(京财预〔2017〕1389号附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北京教育学院财务管理规定、《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教育扶贫项目培训经费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成本预算精细、经费使用规范透明、支出费用明细一目了然,无遗漏、无增减,无篡改,保证账目规范、清晰。
并且注重通过北京教育学院网、现代教育报等媒体、52培训公众(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公众号)、受援方当地教育网等进行传播。
如青海省玉树州第三届“感恩祖国•圆梦北京”主题教育(2019)班开班典礼新闻在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2019年5月31日刊发,在三江源报2019年5月28日进行报道等。
根据《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教育扶贫项目考评与成果要求管理规定》我们建立了多元化评价体系,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式三方面,采用总结、问卷调查、个体谈话、论坛交流等形式落地实施,达到良好的以评促改的效果。见图3。
根据《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关于教育扶贫培训项目资料管理规定》,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教育扶贫项目有18项资料提交给北京市教委教育扶贫与对口支援处、北京教育学院培训管理办公室并存档。其中课件集、培训总结集、培训简报集、教学设计集(或学校改进三年行动方案集)、培训总结视频短片等会发给班级QQ群,供学员学习交流。
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组建培训管理团队,建立培训管理流程。根据培训实施中的具体要求,组成教学活动组、生活服务组、宣传报道组、安全保障组等小组,做到责任到位、落实到人,强化了培训管理的统筹性和精准性。项目组每位成员都有大局意识,高度的责任感,都能热情蓬勃地投入班级管理之中,在出色完成各项培训任务的同时,也与学员们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在学员无记名满意度测评中,“班级管理与服务”都达到100%,有的很满意度都达到100%。
通过团队学习,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团队学习的重要课程。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将各项培训目标融合渗透进教学活动中。主要活动有:破冰起航、经典诵读、我是分享人、班旗在我心、引课结课、小组文化海报墙、反思便利贴、才艺展演等。
破冰起航活动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初期准备,也是最关键的奠基活动与团队学习课程。有组织、高水平的破冰活动,能让学员迅速建立起相互合作、相互欣赏、共同创造的融洽班级氛围。
例如,陈丽教授主持的“2018年兴安盟学科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班级破冰活动在集体朗诵中拉开序幕,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让初次相聚的老师们沉浸在温馨氛围中。随后,游戏“寻找心目中的Ta”让大家初步相识。紧接着,为了展示集体的智慧,体现班级的文化建设,各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畅所欲言,选组长、取组名、定口号、画组徽、唱组歌,大家互相交流,小组排练展示,群情激昂,大家热火朝天,力求体现得更好。在紧凑的、有目的性的游戏与学员热情参与中,凝聚了众人的智慧,加快了团队的融合,拉近了学员间、学员与项目组间的距离;小组长的就职演说增强了组长的责任感,而陈丽教授将各小组组名、组歌、口号的意义进行汇总提炼,以串烧方式对整体活动进行总结性的评价,更是赢得学员的阵阵掌声。破冰活动的成功组织成为班级各项活动推进、学员学习效果保证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在培训的环节中,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非常注重营造浓厚的班级学习氛围,鼓励发动学员全面参与班级建设与管理中。因此,为学员树立团结向上、乐观自信、勇于创新与自我超越的信念至关重要。同时,我们将隐形文化浸润在显性载体表达上,即制作一面班旗。
学习初,强调班旗的意义、作用;学习过程中,授课专家与学员均在班旗上签字,并邀请专家与学员以班旗为背景合影留念。每位学员均与班级合影作纪念,将彼此分享、精诚合作、团结向上的班级学习气氛推向高潮。学员非常乐意参与班旗签字与合影活动,每个名字、每张照片都成为学员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这也成为我们后期持续性培训效果跟踪的支撑点。
培训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强化文化自信,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示范。项目组精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节选、《大学》节选、古诗词精选等,每天早上8:10,学员到培训教室,班主任或者班委带领全体教师齐诵经典,在朗朗书声中拉开培训序幕。经典晨读不仅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示范作用,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集体文化活动的参与,形成积极向上氛围。
交流与分享是团队学习特别强调的方式。学员不仅参与到各项团队建设活动中,项目组更提供机会,让学员参与到与专家面对面活动中。引课环节设计目的更加突出培养学员课堂组织能力,结课环节则更高标准的突出了对学习内容提炼加工与总结提炼能力培养。引课与结课活动受到年轻老师的高度认可,他们积极性很高,认为这不仅是一次站在公开场合的讲话,更是难得的与专家建立联系、与同学加快认识与欣赏的机会,同时对个人的胆量、思维、表达等均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利用报告厅的优越条件为学员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并在班级学习氛围渲染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将破冰中各小组文化海报张贴在学习会场,并将小组合影、小组学习风采照、专家报告现场照等及时张贴在海报墙上,既充分尊重各小组文化建设的成果,又积极渲染团结友爱、交流合作的团队学习气氛。
我们重视对学员过程性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反馈与评价,因此设计反思便利贴作为学习工具,倡导每位学员对每场活动进行“3-2-1模式”的总结,即3点收获、2点反思、1点改进建议,充分调动学员分享学习心得的积极性,达到智慧共享的目的。填写与张贴便利贴发挥了重要学习导向功能。操作中,我们鼓励每一位学员将个人课后反思、心得体会或优秀经验等写在便利贴上,并贴在海报墙上的本组海报中,既达到展示分享的目的,又能与优秀学员评比和优秀小组评比挂钩,成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三)建立“1+1+1团队合作”班级管理模式,三线 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教育扶贫项目“1+1+1团队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项目团队主要成员由项目负责人、首席导师与班主任组成。每期教育扶贫项目均由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陈丽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统筹协调项目各项工作;配置1名首席导师、2-3名班主任为班级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根据班级党员人数成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委,选举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进行党的扶贫政策宣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每期培训班通过破冰活动组建一个班委团队,有班长、支部书记、学委、组委、宣委等职务构成,班委各司其责配合项目项目团队做好各项活动设计、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保证学员学习质量,保障了温馨班级文化建设。
三个团队思想上统一,行动上各有侧重,互相补充。项目团队统筹策划各项学习活动,临时党支部(或党委)进行思想与政治教育,班委团队则在整体部署下负责具体实施与创新性调整,优化各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三个团队并行,互相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班级强有力的支撑力量。
规范管理与人本化管理一直是我们的追求,为学员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也是培训得以圆满成功的重要保障。为此,项目组培训做到精细化与温馨化。如青海省玉树州第三届“感恩祖国•圆梦北京”主题教育(2019)项目,在学员到达北京来到学院的当天,项目组为每位老师精心准备了北京教育学院的文化T恤衫,希望当培训圆满结束、学员回到了家乡,看到这件带有学院标识的纪念衫时,能够回想起这段在北京的学习的美好时光。在京学习期间,正值北京高温持续的天气,项目组为学员准备了遮阳伞、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的用品及药品。
学员住宿安排在北京教育学院中轴路校区与黄化门校区,住宿环境卫生、院内24小时值班监控,安排专门保卫人员、配备专业消防设施,让学员住的放心,安全有保障。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培训团队践行 “四精培训”模式,提升了培训专业化水平,取得良好效果,得到多方的高度认可。但是,培训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事业,我们探索的“四精”培训模式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精准助教、精准培训,我们在路上!
[1]方中雄 陈丽.现场教学:中小学校长培训方式的新探索[J].中小学管理,2009(8)pg电子游戏官网